南方日报讯 记者欧阳少伟报道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然而,在战“疫”一线,与医务人员主要负责救治患者的任务不同,社区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相对繁琐和分散:从守路口、测体温、轮班巡逻,到“地毯式”逐户排查、普及防控知识、消毒杀菌……抗疫阻击战打响,顺德基层社区治理迎来一次大考。
1月28日至今,顺德区志愿者联合会共招募防疫志愿者42436人次,主要参与站点卡口值守、社区清洁消毒、外语翻译等服务。共青团顺德区委供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通过主动介入、积极链接更多资源去解决社区反馈的共性问题,多角度、多维度地开展跨领域的合作,凝聚多元主体和不同专业的力量,共同提升基层治理的社会合力,这是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和的基金会”)、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德胜基金会”)、顺德区慈善会·和的爱心基金、北滘慈善会·和的爱心基金共同为顺德抗疫协奏曲中添加的一串动人音符。
社区抗“疫”的三本账
位于大良旧城区的金榜社区常住人口9000人,出租屋1200间,流动人口3500人。该社区收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上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二是自持物业的租金收入。然而在抗疫初期,防疫投入巨大与资金缺口的问题就暴露了。
“我们自持物业收入早在去年12月经由居民代表大会代表表决,当中并没有单设防疫资金预算。政府财政拨款又未到位,如果要增加新支出项目,按程序是需要再举行一次居民代表大会表决。但是,防疫期间,类似的会议又不可能召开。”说起“战疫”初期的匆忙,金榜社区党委副书记周耀忠感慨,社区工作确实不容易。
2月10日深夜,顺德一村居主干道出入口,志愿者、村干部和治安队员共同值班,守路口、测体温,开展排查工作。戴嘉信摄
“正月初,口罩紧缺,很多地方都没有,我们以高价购买了300个N95口罩、50支水银温度计、17支红外测温枪还有一批84消毒液和酒精,在防疫物资采购上支出近10万元。”周耀忠说,这是防疫支出的第一笔账。
“接下来是地毯式排查,社区46名工作人员外,还另请了38名义工协助,期间光提供中午、夜晚两顿饭餐的支出就达3000元/天,正月十五前,饭餐总支出达5万元。”第二笔账后,周耀忠又算起第三笔账,这与设置防疫卡口有关。社区封闭式管理,2个主要路口的卡哨搭起了竹棚,按每天租金300元、持续25天计算,总共有近7万元的支出。
“目前,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既要做好内防扩散、外防境外疫情输入,又要协助做好企业防疫和全面复工复产工作,主要是进企业协助排查。”周耀忠介绍。
“香饽饽”志愿者
府又社区是大良的另一个大社区,常住人口达37747人,户籍人口26847人,分为27个网格,每一个网格由居民小组长与网格管理员协同开展防疫工作。由于网格内户籍人口数量大、涉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员多,社区必须寻求社工和志愿者力量的增援,协助抗疫工作的路口岗哨排查测温、资料信息整理录入、重点排查户的电话询问等工作。
目前,随着境外输入疫情压力的增大,府又社区网格员钟永仪又焦虑起来,她所负责的网格有21栋楼盘、1546户,因有外国友人生活居住,她正转向另一个抗疫战场。钟永仪坦言,现阶段,懂外语、会翻译的社区志愿者成为了防控一线的“香饽饽”。
大良府又社区工作人员与青年志愿者一道,开展重点人群信息登记和排查工作。钟永仪摄
今年20岁的何子晴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大三学生,疫情期间,家住府又社区的她主动报名参加了社区抗疫志愿服务,每天负责电话访问、信息登记等工作,虽然繁琐,但每项工作她都细心认真地完成,获得了社区工作人员的一致点赞。
除青年志愿者外,府又社区长者协会也积极发动协会会员争当志愿者,协助居委会开展防疫防控各项工作。疫情期间,单围蔽小区所需防疫物资采购、工作人员、志愿者相关费用,府又社区党委书记周荣强也算了一笔账,累计起来就超20万元。
在勒流街道勒北村,一个以纯农业为收入的村居里,防控支出同样不小。该村党委副书记伍桂金介绍,勒北村户籍人口7000人,流动人口3000人,抗疫期间,工作人员、治安队、网格队员与党员志愿者曾多达100余人,抗疫期饭餐累计费用超10万元。
云办公下的“主动应试”
社区基金会能为社区防疫做些什么?早在2月1日,一场线上会议就在德胜基金会的微信群中召开,“主动应试抗疫”成为这个专注顺德社区公益的慈善组织的动员令。
德胜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曾丽回忆,在副理事长郭祺带领下,秘书处工作人员在会后需求调研阶段,实地走访了大良升平、容桂振华等20多个村居,并逐一电话联络了合作的公益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村居的干部,“抗疫物资短缺、社区人手紧张,这是当时社区抗疫中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曾丽说。
了解到抗疫一线最紧缺的是物资,德胜基金会的伙伴们积极想办法,多方联系渠道,很快通过一些企业家的渠道购买了防护服、消毒水等物资,捐赠给一线的医务人员和服务长者、幼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组织,以及青年志愿者等。
在积极募集物资的同时,2月14日德胜基金会发布了“和美社区计划”2020年第一季资助公告中,专门增设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资助,支援顺德的社区抗击疫情。
2月20日,社区疫情专项第一批资助名单公布,大良金榜等6镇街14个村居项目获得首批资助。而次日,基金会就开始划拨资助款项。
“德胜基金会及时资助了我们社区的‘万众一心迎挑战众志成城抗疫情’项目,正好弥补了我们前期抗疫资金的紧张局面,资助资金主要用于抗疫物资购买、抗疫横幅宣传、志愿者饭餐相关费用。”燃眉之急获解,金榜社区党委书记龙耀德舒了一口气。
“疫情初期,理事们虽不能碰面商讨,但基金会把相关资助方案和评审流程都公布在群里,大家云办公、云投票,在线上进行审核。”德胜基金会理事、顺德区青企协会长苏耀江回忆说,“及时回应社区需求,基金会对资助计划、帮扶项目的调整非常迅速有力。”
基金会理事梁浩尧亲自把资助协议送到伦教熹涌的项目方,现场完成协议签订。德胜基金会摄
除了线上沟通之外,德胜基金会的理事们还积极跟进资助项目,理事梁浩尧是伦教一名退休干部,在街道和村居都工作过,对于伦教村居的抗疫项目,他不辞劳苦,实地查看,与村居干部沟通,保障村居获资助项目能够切实落地。
快审快批快资助
2月21日,抗疫专项资助力度升级,和的基金会推动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顺德区慈善会·和的爱心基金、北滘慈善会·和的爱心基金联手打造了“和善同心”社区抗疫计划,共同支持顺德社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公益机构的多方合作,既加大了资助资金,从原来的1000万扩增到2000万,更拓展了支持范围,除了原先德胜基金会资助的防疫物资、社区抗疫、社会组织支持、志愿者服务支持外,还延伸至养老服务、残康服务、卫生健康、异地务工人员支持,8大支持领域更宽、力度更广、体系也更加完整。
3月17日,勒流勒北村等一批村居的抗疫项目获得“和善同心”抗疫计划支持,德胜基金会与获资助村(居)代表签订协议。欧阳少伟摄
接下来,由德胜基金会、和的基金会和顺德区慈善会三方代表组成的联合评审小组,采取每周快审、快批、快资助的方式,让这项计划切实落地。社区仅需填写一张申请表,反映村居的基本信息和抗疫需求,即可向德胜基金会秘书处提交申请。
灵活高效不仅反应在过程中,更体现在资助标准和流程的制定上。简单的申请表格、快速的审批流程,促成大面积覆盖的资助几率。截至目前,除了捐赠抗疫物资之外,“和善同心”社区抗疫计划共资助五批261个项目,其中德胜基金会的资助项目214个,资助资金928.6万元,项目覆盖了顺德194个村居、17家社工机构及1个全区志愿者抗疫服务。
激发社区内生力量
“与村居签订了资金资助方向后,秘书处项目官员将保持与各项目的跟进探访,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德胜基金会副理事长郭祺表示,资助资金快速到位,将灵活支持社区购买抗疫物资,给予社区志愿者饭餐与交通补助等,更希望能够激发各种社区内生力量,撬动各方资源来回应社会问题。
社工机构是参与社区抗疫的重要力量,此次资助中,共有17家下沉社区一线抗疫的社工机构得到了“和善同心”社区抗疫计划的资助,这些机构正进一步结合本土社区情况,开展多维度的社区抗疫服务,社工协助村居的抗疫服务覆盖10个镇街137个村居和5个服务点(包括医院、车站、隔离观察点等)。
志愿者也是这次社区抗疫不可或缺的力量。德胜基金会与顺德青企协共同出资36万元联合支持全区志愿者参加抗击疫情服务,1月28日至今,顺德区志愿者联合会共招募防疫志愿者42436人次,主要参与站点卡口值守、社区清洁消毒、外语翻译等服务。
2月17日,德胜基金会与顺德区青企协共同出资36万元,支持全区志愿者参加抗击疫情服务。德胜基金会摄
异地务工人员也积极参与到抗疫服务当中。北滘作为家电制造重镇,有外来务工人员26万,其中原籍在疫情发生地的外来务工者近一万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复工复产加速,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岗。
为倡议对异地务工、返岗人员等保持平等尊重,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离”,顺德一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和善同心”计划的支持下,拍摄了《疫情下的异乡人》短片,发出疫情之下在顺德的异乡人声音。
短片展现了两名在顺德生活的湖北籍志愿者参与社区防疫防控工作的奉献故事,他们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为顺德这座工作生活的“新家园”、为在远方的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是以最快速度、最简化程序获得资助,这为动员社区各方力量,有效开展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大良府又社区党委书记周荣强为“和善同心”抗疫计划点赞,“这是对社区工作者最暖心的关怀。”
“除了获得抗疫专项资助外,早在去年德胜基金会就为勒北幼儿园的提升改造资助了50万元,将我们村居幼儿园提升了一个档次,这些善举,体现的是顺德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慈善公益界的有力担当,对此我们深深感恩。”勒流勒北村党委副书记伍桂金说。